导言
很多新手爸妈在宝宝出生后,都会被他的一些“奇特”动作惊到。有的宝宝仿佛刚出生就能迈步行走,让人一时间以为自己生了个“超人”。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罕见,而是新生儿身上非常常见的一种原始反射,名字叫——踏步反射。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什么是踏步反射?为什么会出现?这是不是宝宝发育的“天才信号”?又该在什么时候自然消失?一起了解一下,别再被“会走路的宝宝”吓到了!
01
什么是“踏步反射”?宝宝真能一出生就走路吗?
踏步反射是一种新生儿期常见的原始反射之一。所谓原始反射,是宝宝出生后自带的“本能动作”,是大脑未发育完全时产生的一些自动反应。
展开剩余86%具体来说,踏步反射的表现是这样的:当大人用双手托着新生儿的腋下,将他直立起来并让脚轻轻接触到平面时,宝宝的双腿会本能地交替抬起,仿佛在“迈步走路”。
这种动作常常让第一次看到的新手爸妈目瞪口呆,甚至以为孩子要“提前学走路”了。
但其实,这完全是大脑控制下的自动化反应,并不代表宝宝真的已经掌握了行走能力。
02
踏步反射什么时候出现?又会在什么时候消失?
这种反射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就能观察到,一般在宝宝刚出生时就会存在。
然而它不会一直伴随宝宝成长,而是会在6~10周左右自然消失。
这是因为随着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大脑对动作的控制逐渐成熟,原始反射会一个个被“关闭”。
所以家长们不必过度紧张,也无需担心宝宝“反常”或“发育提前”。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宝宝在8个月以后还持续出现踏步反射,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这种情况有可能意味着神经系统存在异常,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
虽然大多数新生儿都可以表现出踏步反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臀位分娩或清胎术后的宝宝,由于神经或肌肉受到影响,有可能暂时没有明显的踏步反应。
不过这也不意味着孩子一定有问题,而是他们的神经系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调整和恢复。
医生会在常规体检中评估宝宝的各项反应,家长只需按时进行体检,配合医生观察即可。
换句话说,如果你的宝宝有踏步反射,说明神经系统发育正常,至少可以排除一些早期的神经性问题,反而是一件值得安心的事。
03
宝宝真正学会走路,一般是在什么时候?
虽然踏步反射看起来像在走路,但真正意义上的“学走路”可没那么简单,它需要肌肉力量、平衡感、大脑协调等多方面的配合。
每个宝宝的发育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
6个月左右,宝宝能自己翻身,有的甚至能短时间坐立; 7~8个月,学会爬行,四肢力量开始增强; 9~10个月,能扶着沙发或围栏慢慢站立,有时也能慢慢“挪步”; 11~12个月,部分宝宝开始尝试放手独立行走; 13~15个月,大多数宝宝已经能够独自走稳。如果宝宝15个月后仍然无法独立站立或行走,就需要家长关注并考虑就医评估。
孩子发育慢,是不是智力不好?
很多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已经会走了,自家孩子却还在“地上爬”,就忍不住开始焦虑。
其实,不同孩子的发育节奏本来就不同,有些动作发展慢一点,并不代表智力落后。
当然,家长也可以通过科学的方式促进孩子的神经和动作发育,比如:
补充DHA(俗称脑黄金)
DHA有助于大脑和视网膜发育,让孩子神经系统更活跃,对动作协调有促进作用。
多让宝宝爬行和运动
爬行是行走的前提,训练手脚配合、肌肉力量和平衡感。
鼓励孩子扶站
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借助围栏或爸爸妈妈的手练习站立和小步行。
减少对比,关注进步
与其每天看别人家孩子“又多会了一项技能”,不如静下心来观察自己孩子的进步,每一步都是成长。
网友看法:别把正常的反射当神迹
前段时间,有一个刚出生的宝宝因为“会走路”上了热搜。
视频中,这个小家伙刚出生就表现出挣扎着想站立、迈步的动作,护士一边处理脐带,一边还要“劝阻”他不要急着走。现场医生护士都惊讶不已,网友也炸开了锅。
有网友感叹:“宝宝怕不是超人吧!”
也有人调侃:“这么着急走路,是想立刻逃离医院?”
但也有了解相关知识的网友淡定回复:“这是踏步反射,一种常见的原始反应,真没啥好大惊小怪的。”
这段小插曲也提醒了我们:**了解科学育儿知识真的很重要!**否则面对孩子正常的发育反应,很容易被误导或者徒增焦虑。
果妈寄语
在育儿过程中,我们总喜欢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比:谁先学会说话?谁先学会走路?谁更聪明?但其实,这样的比较往往没有意义。
每个宝宝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只要是在合理范围内,早一点或晚一点都很正常。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宝宝有没有持续进步,有没有掌握每个阶段该有的能力。
所以,当你的宝宝出现踏步反射时,恭喜你,他的发育正在按照“程序”运行;如果你发现宝宝走路晚了些,也不必慌张,适当引导、科学补充营养,孩子终将迈出他人生的第一步。
互动话题:你家宝宝是几个月学会走路的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交流育儿经验吧!
©图源网络|侵删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
发布于:广东省股票配资吧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