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或许会有疑问:“为什么孩子小时候很漂亮,长大了就不好看了呢?”“怎么和爸爸妈妈长得都不像了呢?”长春市口腔医院专家指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口腔习惯,会对牙颌面正常生长发育、美观、咀嚼、发音等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影响其身心健康。
口腔不良习惯指的是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某些原因形成的、对牙齿和颌面部发育有害的习惯性动作,常见的有吮指、吐舌、口呼吸、偏侧咀嚼、咬唇、咬物等。
吮 指
吮指就是“吃手”。小朋友3岁前的吮咬习惯属正常生理活动,一般无不良影响。但3岁后若仍持续,时间越久对牙颌面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越大。通常以吮拇指或食指居多,可能与过早断奶、缺乏交流等有关。吮吸拇指会导致上前牙前突、下前牙内倾、后牙紧咬时前牙闭不上等,还会出现下前牙包住上前牙。长期有吮指习惯的儿童,手指上还会出现老茧。此外,儿童咬铅笔、咬衣服、啃指甲等咬物习惯,也会造成局部牙齿咬不上。
展开剩余70%吐舌头
吐舌头的成因较多,比如儿童在替牙期常用舌尖舔弄松动的乳牙、乳牙残根或初萌的恒牙,还有些儿童因扁桃体肥大等原因,将舌前伸以维持呼吸道通畅。吐舌头常会导致牙齿间有缝隙、后牙咬紧时前牙闭不上等。
咬嘴唇
咬嘴唇多因紧张、焦虑(如被老师或家长批评后)、无聊时自我安慰或模仿别人形成,且以咬下唇为主。长期咬下唇可能导致上前牙前突、下前牙向内倾斜、下巴靠后等;咬上唇则可能引起上前牙向内倾斜、下巴前突及下前牙包住上前牙等。
口呼吸
口呼吸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分为阻塞性口呼吸(由呼吸系统疾病造成上呼吸道阻塞,常见于腺样体、扁桃体肥大、鼻炎等)和习惯性口呼吸两类。长期口呼吸的儿童可能出现唇肌松弛、开唇露齿、唇外翻、上前牙前突、上牙弓变窄、后牙咬紧时前牙闭不上等。同时,还可能因血氧浓度较低、脑部供氧不足、夜间睡眠质量差,出现黑眼圈重、日常生活精力不足、暴躁易怒、多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甚至对全身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造成一定影响。
偏侧咀嚼
偏侧咀嚼多因儿童一侧后牙蛀牙严重、多颗牙缺失等,导致该侧后牙无法正常咀嚼食物,只能用另一侧健康后牙咀嚼,久而久之形成习惯。长时间如此,会使咀嚼侧发育过度、非咀嚼侧发育不足,出现下颌中线及下巴向非咀嚼侧偏斜、面部左右不对称(即大小脸),且非咀嚼侧因缺乏咬合运动对牙龈的摩擦,常可见牙石堆积,进而引发龋病、牙周病。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这些口腔不良习惯时,不要一味指责,可通过正向激励、适时心理疏导,避免让孩子精神紧张;也可用玩具、做游戏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减少不良习惯的发生。同时,要定期带孩子去儿童口腔科做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不良习惯。
供稿:长春市口腔医院
初审:李 慧
复审:金小鸥
终审:张 凯
发布于:北京市股票配资吧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