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的视角来看,马克龙最近的动作可谓“跳得很欢”——既批评美国乱征关税,又开始久违地“通俄”,谈论伊朗核问题并给大国“添堵”。与总是紧随美国步伐的英国不同,法国显得似乎不那么听从美国的指挥。
尽管二战时期,美国的军事力量几乎将法国“送上绝路”,使其依靠“蹭”战胜国地位勉强维持国体,法国也一直遭遇不少批评。然而,今天我们不打击法国,反而从一个更客观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法国是凭什么敢于在国际事务中与美国唱反调、展现“独立外交”的底气。
普京马克龙联合支持伊核和平,打击美国影响力
2023年7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电话会谈,首次会晤是在2022年9月,距今已接近三年。通话内容除讨论俄乌冲突外,另一大重点则是共同支持通过外交方式解决伊朗核问题。
此举显然意在向美国表达不满。在这次对话中,俄法双方特别强调,伊朗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支持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伊核问题,并非以军事手段来对待。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及以色列一直采取军事打击的策略。这一立场,不仅显示俄法的外交立场,也反映了两国希望在中东地区保持影响力的战略意图,尤其是在能源市场上。俄法的合作,既是对美国在该地区过度干预的反制,也符合各自的地缘政治利益。
展开剩余74%马克龙公开抨击美国乱征关税,撕裂经济关系
法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裂痕日益加深,尤其在关税问题上,美国的做法更是加剧了两国的矛盾。美国的“关税战”不仅让法国感到不满,也让整个欧洲受到了影响。6月27日,马克龙公开表态,表示法国不能接受与自身利益不符的关税协议,若美国继续维持10%的关税,欧洲将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
6月30日,马克龙再次在公开场合暗指美国,直言某些“大国”滥征关税,实际上就是一种“敲诈”。他表示,“我们需要恢复国际贸易的自由与公平,而不是设置壁垒和关税,后者只是强国设计的工具,往往被用作勒索的手段,而非平衡的措施。”马克龙的这些言论直指美国的关税政策,白宫对此进行了反驳,声称关税是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
事实上,马克龙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关税政策的批评者。尤其是在美国宣布实施“对等关税”后,马克龙的言辞变得更加激烈,他形容美国的政策“残酷且毫无依据”。他还公开呼吁欧盟企业停止对美国的“天真”,保持“集体团结”,暂停在美国的投资。
法国凭什么有这么大的底气?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法国似乎总是处于一个被人取笑的位置,尤其在五常中,它被认为是“实力最弱”的一个。与中美等大国相比,法国的综合国力的确显得不够强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国没有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资本。
首先,法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依然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非洲事务中,法国的影响力可谓深远,甚至在民间被戏称为“非洲太上皇”。长期以来,法国对非洲大部分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联系,这种殖民遗产让法国至今依旧能在非洲大部分国家扮演重要角色。
例如,法国的“非洲法郎”依然在14个非洲国家流通,而法国也曾一度主导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拥有“否决权”,使得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在法国和欧盟的影响下进行调整。即便在现代,法国依然在非洲保持着重要的经济利益,特别是在资源开采领域。尼日尔等地的铀矿资源,长期以来被法国企业低价控制,阿海珐公司是法国政府控股的大型企业。
此外,法国的经济并非单一依赖其本土资源。作为世界核电强国,法国的核能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应用,其出口核电设施的收入也是其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
即便是“殖民时代”的遗产,也为法国提供了足够的经济资源支持其在国际政治上的发言权。法国通过对非洲的“吸血式”资源开采,获得了不小的经济回报,每年从非洲赚取的利润达到数千亿美元,成为法国保持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经济来源。
这些积累的财富和长期以来的政治影响,使得法国在某些问题上具备了足够的“刚性”来挑战美国的霸权态度。
总结
马克龙最近的举动,实际上是法国在全球政治中展现“独立外交”的一部分。这不仅仅是对美国的反应,也是法国在维护自身利益和地位时的一种策略。尽管法国的实力在某些领域相较于中美等大国略显逊色,但凭借其在非洲和全球经济中的深厚积累,法国依旧拥有足够的底气与美国对抗,保持自己的独立声音。
发布于:天津市股票配资吧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